「空手」這個項目也練了一段不算短的時間(差不多兩個月),上了七次(包括這週)的課程。不過進度好像跟排程有點不同,而且好像有落後的情形,或許你們會認為為啥實際傳習課程與排定之預定課程進度表有差距,這是因為課程規劃與執行間,因為其他因素造成進度超前或落後所導致,我們必須根據實際情形,進行課程上的適度調整以達到整個計畫的最終目的。
*****************************************************************************************
下面的解釋有一點繁瑣,當作文字看過就好。
計畫在執行時可以畫出下圖這三條線,如果計劃中的每個工作項目都是照安排完成,則這三條線就會是重疊在一起,完美的狀態。
現在將下面三個值做一下解釋:在進度表所排的課程進度,是委員會的計劃進度(PV, Plan Value),也可以說是期望中的進度;現在執行的項目為實際進度(AC, Actual Cost),也就是現在的傳習項目為哪一項;所花費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所得到的實際獲得的進度結果為實獲進度(EV, Earned Value)。
換句話說,進度表中的課程編排是根據所申請的無形文化保存維護計劃書中所要求的項目做出來的,排定為每週預定要傳習的課程,這就是計劃進度(PV);再者,計劃執行過程中,由於師傅不同、學習效率不同、難易程度不同,因此就會有所謂的進度超前或落後的情形發生,此時師傅們就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做傳習課程上的變更,所以實際所上的課程進度就稱為實際進度(AC);那最後經過一段時間,花費了人力、物力、財力...等之後的資源,總和大家所學習的進度,也就是大家經由傳習後,現在的能力到達的境界,就是上圖的實獲進度。
*****************************************************************************************
晚上跟師傅談了一下,師傅認為「空手」進入到「空手連環」的個人基本步課程,是挑選已可以進行對弈的徒弟,然後再進行兩人對打的傳習指導,基於安全性的考量,必須在「空手」項目達到師傅的訓練要求才行;至於「傢俬步」也是必須要在「空手」的基礎下,達到師傅的訓練要求,才會進行的項目。
所以「空手」是學習任何項目的基礎項目,沒有打好基礎就貿然進入學習下一階段,不是我們所樂見的成果,「空手」會是我們的主要項目,則使現在進行到其他執行項目,「空手」都是每次必練習的項目。
讓大家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下做傳習的訓練,是我們對自己最低的要求;至於傳習的結果是否如預期,則是大家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上面是關於課程進度與安排的解釋,委員會以師傅依實際進度做課程安排為主,整體進度則是達到師傅訓練要求的,就會開始其他項目的傳習。
請大家在家利用時間多練習,切勿心急,把基礎打好後再往下一階段邁進,這樣傳習的基礎才會穩固與結實,加油!
別忘了按閱讀更多...